首页

国内出名的sm女王

时间:2025-05-29 14:00:07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39992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马帅莎 李仪)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白国龙 摄

  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小行星2016HO3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地球准卫星之一。天问二号任务工程目标一是突破弱引力天体表面取样、高精度相对自主导航与控制、小推力转移轨道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二是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科学目标则聚焦于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多项物理参数,一是测定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轨道参数、自转参数、形状大小、热辐射特性等物理参数,开展轨道动力学研究;二是开展小行星和主带彗星的形貌、物质组分、内部结构以及可能的喷发物等研究;三是开展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研究,测定样品物理性质、化学与矿物成分、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开展小行星和太阳系早期的形成与演化研究。

  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仅仅是天问二号任务漫长探测过程的“第一步”。天问二号任务技术难度大,工程风险高,共包含发射段、小行星转移段、小行星接近段、小行星交会段、小行星近距探测段、小行星采样段、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再入回收段、主带彗星转移段、主带彗星接近段、主带彗星交会段、主带彗星近距探测段等13个飞行阶段。其中,小行星探测和采样返回包括9个阶段,发射段顺利完成后,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这一阶段将持续约1年,期间需实施深空机动、中途修正等操作,直至距离小行星约3万公里处。随后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交会段、近距探测段,在近距探测段按照“边飞边探、逐步逼近”原则,对小行星开展悬停、主动绕飞等探测,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完成采样任务后,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返回转移段,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此后,主探测器则继续飞行,前往主带彗星311P,开展后续探测任务。

  探测器上共配置了中视场彩色相机、多光谱相机、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探测雷达、磁强计、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喷发物分析仪、窄视场导航敏感器、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旋转衍射高光谱相机等11台科学设备。这些先进设备将助力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进行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白国龙 摄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578次发射。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我国高轨发射的主力火箭,也是我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此前已完成108次发射,曾执行过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等探月工程任务。为确保“长征三号乙火箭‘可靠、精准、准时’答卷”,跑好天问二号任务“第一棒”,设计人员历时2年完成了多轮设计迭代,同时满足了各方约束要求,实现火箭与探测器完美“交接班”。(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网评:种植牙市场乱象频发 监管的牙齿该硬起来

中国石化集团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张煜接受审查调查

中方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短短四年间,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效有目共睹,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贡献得到广泛肯定。他希望,COP29给国际社会更大的信心和希望,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真正落实《巴黎协定》。

中秋大客流 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超220万人次

菲律宾的做法,已经引发了域内国家的反感,不久前,印尼总统佐科专程出访菲律宾、越南和文莱三国,与此同时,印尼方面还表示将加速推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进程。

  马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组织了多轮大规模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后备耕地开发行动,目前在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已形成了包括土壤排盐技术、土壤生物有机治盐改土技术等八大体系40多项实用技术。在品种方面,中国已累计推广了50多种耐盐碱作物品种。这些科技成果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均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到2022年,中国农业农村部指导8个省份开展了盐碱耕地治理试点项目,3年累计实施面积240万亩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5月6日—5月12日)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红网时刻新闻策划推出“好评中国·青年漫评”专题,以青年视角感知大国脉动,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合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